校园网消息(通讯员 魏瑾)2015年6月30日,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3+2”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研讨论证会在二楼会议室圆满落幕。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教研室主任任翔、物流教研室主任唐军荣、物流教研室副主任唐云山,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郑璁、会计教研室主任朱飞,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周任重教授及其顾问团成员以及我校副校长鄢鸣、督导室副主任魏瑾、物流教研室主任潘艳君、物流教研室教师杨涛、商贸教研室主任王艳霞、商贸教研室教师何云鹏、会统教研室主任张星、基础教研室主任张莹珺、基础课教师何宁、高中部主任刘忠、外语教研室主任林蕾、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彭丹出席此次论证会。
论证会的第一个内容是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3+2”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专家,来自深圳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的周任重教授作了广东省“3+2”中高职衔接课程对接模式的分享报告。
周教授在报告中表示,深职院作为全国第一家进行“3+2”课程改革的高职院校,是由广东省教育厅大力推动,与广东省财经学校(中职)对接“3+2”的重点项目。
周教授特别指出“3+2”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需注意四个问题:1、专业如何定位?必须区分中高职的职业岗位能力和就业方向;2、中高职的层次定位?必须要打通中高职的断层,建立连接中高职的立交桥;3、中职与高职的课程重复开设?即使有相同课程也需注意课程的差异化;4、“3+2”中高职衔接后,中职的核心优势?与参加高考后,就读3年的高职学生相比,中职突出的优势是什么。
周教授还指出在“3+2”体系下,中职教育需要高职院校参与进来,深度配合中职学校的教学,那么,我们“3+2”的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需与统招的高职毕业生差不多,至少差距不能太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摸准“3+2”学生的优点,通过调研找到符合我们“3+2”学生的就业岗位。
论证会第二项,与会各方面专家对“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展开了讨论,会议一致认为中高职学校均须重视公共基础课的地位,每学期应该进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必须在中职3年打好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培养好学生的学习习惯。
综合专家的意见,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鄢鸣副校长对“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做出总结,形成了会议的一个重要论证成果:中职三年都应开设语数外三门基础文化课,并且尽可能靠近技能高考的标准,力争培养的学生从文化水平和职业素养上、职业认知上综合评估要不低于高中生水平。
第三,针对“专业平台课”的设置,作为同属于大经管体系的3大专业,即:“物流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和“会计学”,有诸多相通的地方,秉着“资源最大化利用”及“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中高职各主任、老师以及企业专家经过激烈讨论后和认证后确定了三个专业互通共享的公共平台课。
第四,针对“专业核心课程”,物流、市场营销和会计3大专业的中职主任、老师,高职主任、老师以及企业专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经研讨确定了中高职一体“3+2“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段的专业核心课程。
最后,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魏主任对本次论证会进行了总结发言。本次“3+2”中高职衔接课程改革研讨论证会明确落实了“3+2”课程体系设置方案,这只是我们中高职实质性合作的第一步,通过今天的会议我们建立了中职、高职、企业、教育咨询公司四位一体的发展机制,这是一个好的开端,后面我们将会进一步明确每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技能标准同时还要厘清中高职分段培养的课程边界,处理好课程交叉的问题,并且我们将用“PDCA“的方法不断持续改进中高职一体化化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为中高职一体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