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阶梯教室举行的首次教职工大会已经落下帷幕,会议强调,根据武汉市供销社相关文件精神和《2009年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的具体要求,经广泛研究讨论和征集建议,我校制订的《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2009年工作安排》已定稿,2009年我校将以争创省级示范学校、星级和谐校园、“两型”学校为目标,继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创新方式保规模、深化教改出特色,立足供销服好务,争当示范攀高峰。
会议还强调了2009年六个方面的工作安排:(一)深化“把企业引入学校,把岗位引入课堂”教改,促进学校特色形成,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二)创新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成才。(三)创新招生模式,拓展招生空间,确保办学规模稳定。(四)严格按省级示范标准,在创建中提升办学水平。(五)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确保学校和谐稳定发展。(六)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地方经济。
附1:2009年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
附2: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2009年工作安排
2009年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要点
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2009年全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抢抓省部共建推进教育综合配套改革契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一手抓基础能力建设,一手抓教育质量管理,推进教学改革,深化发展内涵,提升办学品位,打造职教品牌;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成人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推动我市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做出新贡献。
一.以统一思想为先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广泛发动全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战线的广大干部教师,掀起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认清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在规模、质量、基础能力建设等各方面,研究科学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建立基于市情、区情、校情的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全局。
二. 以工程建设为抓手,抓紧抓好重大项目的实施
(一)实施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分层推进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工作
按照省教育厅、财政厅省级示范学校建设标准和要求,认真抓好省级示范学校建设的相关工作。以省级示范学校为主体,推进办学体制和办学机制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突显特色,提高水平,提升品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加强创建国家级示范学校工作的指导,加大争创学校的投入,为创建国家级示范学校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市级以上重点学校进一步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办学基础能力,改善校园环境面貌,提高办学质量,建设和谐校园。通过以上措施,尽快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全市建成45所市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目标。
(二)实施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健全配套完善的职业教育实训体系
进一步完善“财政投入为主、学校适当自筹、企业积极参与”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认真做好政府第二批7500万专项资金配备教育教学设备的各项工作,对设备到位情况、使用情况继续进行检查,联合有关部门对使用效益开展评估。认真做好省教育厅、财政厅审批的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相关配套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向学校提供设备、人员和技术支持,并在学生实习实训、教师锻炼、人员培训等方面与学校开展广泛的合作。通过以上措施,尽快实现市政府《决定》提出,到“十一五”末期,“在数控、模具、汽车、机械加工、物流等重点专业领域建设10个国家级、20个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形成配套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体系”的目标任务。
(三)实施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工程,增强农村职业教育学校的服务功能
深入调研各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现状,针对各区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的规划指导,加大对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快完善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的办学功能,使远城区职业教育中心在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普及区域高中阶段教育等各方面,切实发挥优势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职业教育网络龙头,成为职业教育强农、惠农的重要阵地。
(四)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进一步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干部教师进修培训力度,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配合做好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师培训工作。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在校生规模较大的骨干重点专业,挑选25名骨干专业教师,举办专业教师国外进修班,学习先进国家本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和新方法,以及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技能的方法和策略。推进建立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制度。充分利用好我市现有培训资源,在职教观念、专业技能、教学方法等方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
为职业学校教师办实事,切实解决职业教育教师的实际问题。继续为全市职业学校 “双师型”教师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对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或者有绝对权威并做出特殊贡献的专业教师进行特殊奖励。加快建立完善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职称评审体系。把专业技能、企业实践等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条件,改革专业水平能力测试办法,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和体系,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职称的单列、单评。
三.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加快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一)确保办学规模稳步发展
清醒认识综合高中招生计划压缩和生源基数下降的客观形势,在舆论宣传、计划控制、招生就业等各个环节,采取一系列有力的配套措施,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稳步发展。继续对完成招生任务较好的学校给予奖励。
(二)加快推进紧缺专业建设
引导学校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需求预测机制,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宏观需求。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撤销部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引导学校开设一批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专业,建设重点骨干专业,打造专业品牌。逐步建立职业教育涉农专业免费教育制度,加大涉农专业资助力度。通过专业建设促进三类产业协调发展。
(三)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坚定不移地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推动企业在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人员培训等方面与学校开展广泛的合作,进一步开创我市校企合作工作的新局面。
二是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努力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加快教学方法的改革,将知识教学与生产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结合,做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开展教学改革观摩与评比活动。
三是开展技能竞赛活动。适应教育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新的制度设计的要求,把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引导学校积极开展各项技能竞赛活动,将市级竞赛活动与国家、省级技能竞赛对接。加强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积极筹备,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四)不断规范学校常规管理
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完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实施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全面推行电子注册。认真落实《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性教学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加强学生实训教学和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推动实习期间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开展。贯彻《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管理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加强教学计划的实施管理,促进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步入常规常态。
(五)创建职业教育和谐校园
贯彻教育部《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以人为本,落实平安、文明、健康、和谐的总体要求,落实《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创建和谐校园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重指导、重过程、重促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进行量化考核,实施绩效管理;创建活动评选过程分阶段进行,在评选出“武汉市中等职业教育和谐校园”达标学校的基础上,评选“武汉市中等职业教育和谐校园”星级学校。
(六)加强职业教育合作交流
在整合现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做大做强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推动我市优质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城市圈兄弟学校,开展“1+1+1”人才培养模式(一年在县级职教中心学习文化基础知识,一年在武汉市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专业技能,一年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联合办学。
四. 以纪念活动为载体,总结回顾三十年光辉历程
改革开放30年来,武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坚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动摇,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录30年发展历程,开展一系列活动:记载发展事件,提供历史资料,编写《武汉市职成教育的30年》;展示发展成果,服务市民百姓,举办中职生技能上街活动;展示学生风采,抒发奋斗情怀,举办大型文艺汇演;汇集毕业精英,宣传创业典型,编写《武汉中职毕业生成功典型》(暂定名),等等。
五.以推行“双证制”教育为重点,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一)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继续做好中等职业学校老区贫困生资助和涉农专业学生资助工作。努力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鼓励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永久转移。
(二)着力推行“双证制”教育培训
认真组织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到职成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采取订单培养的方式,集中资金开展“半年制”的专业学习,强化技能训练,使他们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
(三)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
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协助市农转办、阳光办等部门,探索建立各区统一领导、乡镇具体实施、社会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质量和转移就业率。
六.以推进乡镇成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一)着力推进乡镇成校的规范化建设
研究制定《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的意见》,完善我市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独立设置和规范化建设工作,引导各区加大对乡镇成校的资源整合和经费投入力度,努力把乡镇成校建设成为集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中心、社区学校、老年学校于一体的农村公共教育基地,建成综合性、多功能的科教兴农基地。
(二)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开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农民培训网络平台,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切实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七. 以企业职工教育为主体,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计划”
(一)支持服务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扩大招收农民工及其子女规模,实行常年滚动招生。将接受职业教育的返乡农民工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学籍范围,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资助范围。支持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二)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培养行动
推进市委、市政府“农民工素质进城实施计划”,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素质培养行动”,促进进城务工农民“进得来、干得好、留得住”。 建设7个市级农民工培训基地,建立以区社区教育学院为龙头、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为骨干、居委会教学点为基础的农民工社区教育培训网络。采取随班就读、日班、夜班等灵活的培训方式,面向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适应城市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充分就业和社会稳定。
(三)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继续教育的作用。把职工教育培训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与科技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职工培训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轮岗职工和中青年职工的教育培训,形成职工在岗和轮岗培训制度。配合完成城镇在岗职工和下岗再就业的培训任务。认真做好职工统计报表工作,推进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八. 以“学有所教”为目标,推动社区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夯实社区教育网络,健全长效运行机制
一是完善管理体制。调整全市终身教育推进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制定2009—2012年全市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各区均成立区社区教育委员会,并发挥作用、履行职责。在试评基础上确定全市社区教育绩效管理指标,力争将社区教育纳入我市教育工作绩效管理范围。
二是健全网络基地。托市属高职院校建立市级社区教育学院;加强各区社区教育学院和街道社区学校建设,评定一批市级示范性社区教育学院。
三是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市、区两级社区教育师资库;健全教育师资队伍培训制度,稳定教育辅导员(讲师团成员)队伍,分发挥社区教育“三支队伍”的作用。
(二)加强课题研究和指导,打造社区教育品牌
推动13个区17个“十一五”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研究开展。通过规范科研管理,提高我市社区教育的科研水平和效能;打造科研队伍,培养锻炼中青年科研人员,加快我市社区教育理论工作者队伍的成长进步;倡导行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最大限度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社区教育的决策和实践,彰显各地特点和亮点,形成地方特色,打造社区教育品牌。
(三)创建学习型组织,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发挥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的示范辐射作用和国家级实验区的先行先试实验功能,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突破口,通过宣传发动,普及理念、调查摸底,发现种子、引导培植,总结提高、典型示范,激励表彰等作法推动学习型家庭创建工作,以此带动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市场、学习型社区活动的开展,推动全市社区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举办我市第五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创新模式,组织活动周成果汇报演出,推进我市学习型社会建设。
武供校[2009]1号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二00九年工作安排
(讨论稿)
2009年我校工作指导思想:在市供销社和市教育局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抓住省部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瞄准我市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一方向,以创新为手段,以成功创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和成功进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贯标为契机,以争创省级示范学校、星级和谐校园、“两型”学校为目标,继续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创新方式保规模、深化教改出特色,立足供销服好务,争当示范攀高峰。
一、 2009年重点工作目标
(一)争创省级示范学校,达到创建标准。
(二)创建“两型”学校,并做好和谐校园星级创建准备。
(三)招生1800人(其中社会中专生1300人,高中一年制、联合办学500人),确保办学规模稳定。
(四)深化“把企业引入学校,把岗位引入课堂”教改,坚持教书育人目标,加强德育,教会学生掌握一门生存技能。
(五)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添置200万元实训设备;争取专项资金力争在食堂扩建和物流实训中心基本建设上有突破(至少完成一项)。
(六)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继续推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考核奖励。全面完成ISO质量管理目标并通过监审,安稳工作、计生工作、廉政建设任务达标。
(七)100%完成市供销社及上级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
(八)实现教职工人均年总收入比上一年度增长10%。
二、2009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深化“把企业引入学校,把岗位引入课堂”教改,促进学校特色形成,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经过一年实践,“双引”教改已发展到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阶段。为进一步巩固 “双引”教改成果,促进学校特色形成,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专业建设,建设特色专业。创造条件,发挥优势,抢抓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专业建设的机遇,将物流技术专业建成湖北省品牌专业,超市经营管理专业建成湖北省重点专业,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等两个专业建成武汉市重点专业。依托行业协会,对战略合作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调研,建设适应武汉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体系,建设特色专业;验证超市经营管理专业仿真式职场环境教学改革成果,并推广到物流技术、酒店服务与旅游管理等专业;适当调整专业,细分计算机应用、商务英语等两个专业的培养方向;大力推动课程改革,紧密结合就业实践,推广“项目教学法”,在超市经营管理、旅游管理与酒店服务、美术设计等专业初步实施“从知识到能力、从课程到项目”的课程体系调整。
2、以能力为本位,探索职业能力培养方法。研究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具体培养方法;筹建职业能力培养中心和职业核心能力研究项目组,分解各课程承担的职业核心能力,推广“五步教学法”。
3、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强化实习实训管理。加大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争创“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教育局支持下,学校筹措配套资金,添置200万元实训设备,并投入使用;建设数字化校园,启用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普及多媒体数字化教学;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引进企业管理制度及相关生产线(至少一家);加大商业美工实训室建设力度,拓展动漫画实训功能;启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加强实训室管理。
在订单培养的基础上,探索“工学交替”和“半工半读零学费”的途径,发展以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校企资源共享为共同目标的、长期的、高层次的校企合作企业3家(战略合作),开拓在职人员培训市场。
完善实习、实训和试就业制度,提升就业水平。完成07级学生试就业工作安排,确保毕业生享受3次就业推荐,毕业生当年就业率不低于98%。
4、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并完善《教师分级考核方案》。鼓励教研教改,继续开展青蓝工程、五项技能比赛;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增加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机会,建立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支持教师参加教师职称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做好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师培训工作。
5、组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完成比赛任务,争取成绩有所突破,以赛带练,确保学生技能水平提高,双证率不低于80%。适应教育部“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新的制度设计的要求,把技能竞赛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助推器,积极开展各项校级技能竞赛活动,借市级竞赛活动与国家、省级技能竞赛对接东风,争取成绩有所突破。继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校园艺术技能节。
6、高中部单考单招录取率不低于75%。努力尝试多种高考方式,提高录取率和录取档次,同比上一年度有增长。
(二)创新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成才。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让学生及学生家长满意”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明确在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德育办公室职责,建立“德育围绕就业、德育围绕成人、德育围绕和谐”的工作框架,在学生工作中积极依靠班主任团队和专业师资队伍,大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业教育、生存教育;开展诚信教育、礼仪教育、养成教育、感恩教育;开展团队协作教育、集体荣誉感教育。德育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指导班主任加强对学生个体思想品德考核和行为规范考核工作的推进,开展好校园道德实践等品牌活动。
1、积极发挥学校学生共青团的德育平台功能。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发动学生参与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按“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要求努力营造职场环境,试行学生干部职级制;以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建校四十五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寓教于乐的系列特色活动,形成学校特色文化。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成立班主任工作委员会,加强班主任工作研讨,促进班主任与学校管理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上半年完善《班主任绩效津贴考核办法》,本年内完善《班主任工作条例》。
3、适时成立家长委员会,运用家长资源,建立家校合作平台,主动服务学生家长、服务学校教育管理。
4、围绕创建特色班级和评选市级先进班集体,凸显班级建设的专业特色、管理特色和先进性引导示范作用。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心灵驿站”的硬件建设,全面推进心理测试软件在学生中的应用;选派更多的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换位体验”、“典型说事”、“青春期应对”等专题心理健康辅导。
6、坚持学生安全管理、常规管理、现场管理工作。确保全年校园秩序和谐稳定规范,重大学生校园恶性事故发生率为零;坚持《五星班级达标考核方案》和《三星级寝室评比方案》的推行和与时俱进,实现达标率95%;积极运用“家校通”、“QQ群”等现代化手段提升管理质量,实现师长、师生沟通率100%,学生正态保持率98%。
7、严格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奖学金工作,继续做好校内贫困生的勤工俭学和助学工作。做到应助尽助率100%。
(三)创新招生模式,拓展招生空间,确保办学规模稳定。
1、继续实行招生工作目标责任制,全员参与,考核部门,奖罚兑现。
2、创新招生模式,拓展招生空间。加大“高考班”、省市级重点专业、品牌专业的宣传力度,立足武汉(中心城区和新城区),面向全省,有条件地辐射全国招生;加入“8+1”城市圈招生网络;试行校校联合(联办),探索“1+1+1”的合作招生办学模式;应对金融危机实现灵活安排就业,以提高就业质量促进招生。
3、扶持大户、服务大户、鼓励大户多挑重担;培养壮大招生队伍,抓好招生宣传;搞好招生信息掌控,实现资源共享;落实招生过程跟进和后续总结表彰。
(四)严格按省级示范标准,在创建中提升办学水平。
加强领导,成立省级示范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和创建专班;切实按省级示范的标准组织教育教学工作,努力营造创建省级示范学校的软硬件环境,强化学校管理,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搞好宣传、发动、创建、总结,完成迎检资料准备工作,力争年内达到省级示范学校基本标准。
(五)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确保学校和谐稳定发展。
1、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继续推行目标管理。一是科学制定方案,将本工作安排内容逐一分解到处室、到责任人,实现目标、责任、完成时间有机结合;二是实行目标考核奖罚兑现,促进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科学设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
3、加强财务管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合理调配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大力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一是争取上级拨款同比增加10%,二是争取专项资金,力争在食堂扩建和物流实训中心基本建设上有突破。
4、加强后勤服务,实现环境育人保供应,服务育人上台阶。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水电费包干使用制度。加强财产动态管理,落实财产专人管理负责制。加强医卫工作,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严格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车辆行驶万无一失。完善“学校食堂自己办”经营管理模式,师生对食堂工作综合满意率超过75%。加强房产管理,适度进行环境改造与维修,启动食堂和实训楼扩建工作。
5、巩固“两型”学校建设成果,促进和谐校园升级完成星级创建准备工作;全面完成ISO质量管理目标并通过监审;确保学校安稳、计生等工作达标。
6、服务教职工,做好“双师型”教师赠送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住房货币化工作;切实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实现教职工人均年总收入比去年增长10%。
(六)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地方经济。
1、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地方经济,100%完成市供销社及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
2、着力市场研究,为供销经济发展作好参谋,按学习→研究→出谋划策的模式,以成立供销经济研究所为目标,努力将学校办成武汉市供销经济发展的智库。
3、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的较高起点上,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国家级农产品经纪人星火科技培训示范点作用,依托市物流协会、烟花爆竹管理协会、再生资源利用协会等组织,发挥职业教育服务行业的职能。
二00九年一月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 校址: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大道南湖路特1号 招生热线:027-87389752
学校网址:https://www.whsgxsx.cn/ 鄂ICP备10008486号-2 公安部备案号:42011102001531 技术支持:火神信息
Copyright ©2016-2024 武汉市供销商业学校版权所有